苏小平的妻子一直在同心县工作,夫妻二人常年两地工作,夫妻团圆成了他最大的心愿。“我们夫妻长期两地分居,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工作调动问题?”去年,曾获石嘴山市“351人才”荣誉的苏小平受邀参加大武口区委召开的人才工作座谈会,他在会上说出自己的困难。没想到组织上高度重视,不久后,他的妻子就从同心县调到了大武口区工作。
“感谢组织帮我解决了妻子工作调动问题,结束了我们多年的两地分居的大难题,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大武口区干事创业的决心。”苏小平说。
为激发人才内生动力,近年来,大武口区大力实施“人才安居”工程,建立租、购、补三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,以配套齐全、位置优越、舒适干净为标准高质量提供政府产权房380余套、打造青年人才公寓24套,为引进人才筑好安居巢。梳理编制人才服务政策宣传手册,走基入企解读人才企业关心的热点政策,通过流程展示、互动答疑等形式,提高人才政策兑现效率,共发放各类人才补贴85万元。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,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,发放高层次人才绿卡48张,为高层次人才办理子女入学、解决配偶工作等服务事项,用心用情办好“关键小事”留住人才。
“我来研究院这边实习已经快半年了,这边的平台建设非常好,让我们能学以致用,毕业后我也希望自己能留下来。”4月14日,来自宁夏大学的化工专业研究生李娜说。
李娜口中的研究院是宁夏中科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,研究院利用本地区碳基材料产业优势和问题导向,联系国内知名高校教授和专家学者,签订柔性合作协议。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,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需求的结合相结合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形成良性互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家团队平台。
2022年以来,研究院依托研究院专家教授团队,主动走进碳基材料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痛点,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,在企业研发项目筛选、项目预算设计、实施结题答辩、检验检测、研发财务归集等方面给予综合性咨询服务,既扩大了研究院的品牌影响力,也培养了企业的研发创新意识。
“我们针对石嘴山市碳基产业主要以粗放式发展为主,产业链条短、生产作业环境较差,企业招人难等现状,研究院联合宁夏大学、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,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方向,把研究院打造成为碳基材料实训基地,根据企业实际需求,针对性地推荐各类人才,搭建我市招才引智的引导服务平台。”宁夏中科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天明说。
引才留才用才既要有优厚待遇、优越服务,更要提供优待政策、优质平台,让人才在成就事业、实现价值中奉献扎根。
围绕创新链条,建立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,大武口区形成强有力的创新人才“磁吸效应”,聚集一大批优秀科研团队和优质创新人才。目前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、院士工作站3家,高新技术企业、小巨人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各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60个,打造宁夏新材料产业研究院、宁夏中科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平台,为人才建好施展才华大舞台。同时,搭建竞赛揽才平台,连续举办五届“中国创翼”创新创业大赛,累计吸引近1000名高层次人才报名参赛,创新采用“行业赛+总决赛”办赛模式,遴选出优质人才项目落户大武口区。
“我们还将重点支持天地奔牛北京、西安飞地研发中心,中色东方天津飞地研发中心,维尔铸造上海飞地研发中心建设,加快组建大武口区技术转移研究院及各类人才实习实训基地,建设形成科技创新领域聚才育才用才平台。”大武口区人才办工作人员靳杨说。
中共石嘴山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© 2020 Incorporated. All rights reserved
Email:szsrcb0615@163.com 联系电话:0952-2218420
技术支持: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宁ICP备2022001533号-1